top of page

早期病徵不明顯驗眼6式揪出隱疾

眼科專科

王嫣宜醫生


轉載自《星島日報》

星島日報-早期病徵不明顯驗眼6式揪出隱疾-王嫣宜醫生

        過度用眼或長期接觸紫外線等,不但加速眼睛老化,更增加患上眼疾的風險。惟不少眼疾的初期病徵不明顯,易致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,甚至埋下「失明定時炸彈」。因此,能助及早發現眼睛異常的定期眼科檢查,實不可或缺。


文:衞兒

部分圖片:星島圖片庫


        眼科專科醫生王嫣宜說:「據奧比斯與香港眼科學會於2023年一項研究顯示,本港逾6成人眼睛老化風險達中等至嚴重程度。香港政府統計處2021年的報告也指出,本港65 歲或以上患眼疾的人士佔73.5%,可見情況不容忽視。現時本港常見的眼疾包括白內障、青光眼、黃斑病變及糖尿上眼等,但這些病症的早期病徵一般都較不明顯,容易令人較難察覺。」


本港常見眼疾


  • 白內障:早期一般不會有任何徵兆,當病況惡化,患者便會出現近視度數不穩定或突然加深、出現眩光、畏光、視物時影像顏色變得暗淡等症狀。

  • 青光眼:早期青光眼只會導致周邊視力損失,沒有十分明顯的症狀,而可怕的是視覺神經一旦受損就不能復元,若未能及早發現並控制眼壓,有可能令患者完全喪失視力。

  • 黃斑病變:患者會出現中央視力模糊、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,甚至連辨別顏色亦會出現困難。

  • 糖尿上眼: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多發生於糖尿病控制不善、吸煙、肥胖等患者身上,通常於病情的早至中期沒有明顯病徵,惟一旦病情惡化,病況便會變得不易受控,嚴重者甚至會失明。


40+每年檢測1次


        定期接受眼睛檢查十分重要,因可助了解眼睛狀況,以及有助及早發現眼疾,任何年齡人士都應定期接受眼睛檢查,「特別是40歲以上的成年人,由於眼睛開始隨年紀增長而逐漸退化,患上白內障、青光眼、黃斑病變及視網膜退化等眼疾的風險會較高,一般建議應至少每年接受一次全面眼科檢查。」王醫生強調。


護眼守則


  • 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,用眼時可經常提醒自己「20·20·20護眼法則」,即用眼每20分鐘就閉目讓眼睛休息20秒,或遠望20呎外的景物20秒,讓眼睛得到適當放鬆。

  • 保持室內光線充足,但不達刺眼的程度,可有效減少眼睛疲勞。

  • 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應盡量減少,保持至少20至50厘米的距離。

  • 切勿關燈或在全黑環境玩手機。

  • 可以啟用手機夜間模式或護眼模式,令手機屏幕發出的光線變得較為柔和,在一定程度上能減低對眼睛的刺激。

  • 調整電子屏幕亮度及對比度,減少螢幕光線對眼睛的負擔。

  • 定期進行眼睛檢查,特別是當感覺視力有任何變化時,都應及時尋求眼科醫生的協助,以確保視力得到全面保護。


成人眼睛檢查主要項目


        基本眼睛檢查程序一般需時約1.5至2小時。在檢查過程中,病人眼部有機會使用擴瞳藥水,所以於檢查後視力會有少許模糊,但一般情況於4至6 小時後便回復正常。常見成人眼睛檢查項目包括以下6項:


  1. 全面測試視力及屈光度數

    檢查近視、遠視、散光或老花等情況。


  2. 評估雙眼協調能力

    透過眼睛轉動及立體感等測試,檢查斜視和其他眼肌毛病。


  3. 色覺普查

    評估應診者是否患有色盲或色弱的情況。


  4. 眼內壓量度

    主要用作青光眼篩查。


  5. 瞳孔反射

    評估應診者瞳孔對光線的反應


  6. 裂隙燈雙眼內外健康檢查、散瞳眼底檢查

    使用擴瞳藥水檢查視網膜,視神經,黃斑區點等情況。


        視乎檢查結果,醫生或會建議患者接受進一步診斷檢查,以處方適切的治療方案,其中包括外用藥水/藥膏、口服藥物,以及進行眼科手術等。
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 icon
  • Instagram icon

尖沙咀旗艦診所:  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603, 815, 2607, 2610-11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0

​地圖路線

大圍普通科及專科診所:  新界沙田車公廟路18號圍方4樓417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1

​地圖路線

旺角眼科中心:旺角彌敦道664號惠豐中心7樓703-706室,9樓及10樓全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1

​地圖路線

中環眼科中心:中環皇后大道中16-18號新世界大廈1期12樓1202-3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1

​地圖路線

Copyright © 2024 新匡喬醫療集團 MedicareGroup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