婦產科專科
黃潔華醫生
轉載自《星島日報》

坊間專供女性私密部位的護理產品愈出愈多,廣告宣傳不斷強調女性有需要用這類產品,方可維護下體健康,究竟是否真的有必要使用?面對陰部痕癢等不適問題,不少女士都因難以啟齒而諱疾忌醫,加上對有關清潔方法存在不少盲點,易致護理錯鋘,反而令感染機率大增。
念珠菌作怪最常見
婦產科專科醫生黃潔華說:「在門診工作時常常遇到不少因陰道痕癢而前來求診的女士,陰道痕癢主要原因是感染了細菌,當中以念珠菌陰道炎為最常見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女性陰道存有少量念珠菌,然而當陰道的酸鹼度有所轉變時,例如懷孕、患上糖尿病、服食高劑量的避孕丸、使用抗生素、長期患病、常穿緊身衣服和不透氣內褲等,令陰道內的環境改變,便會使念珠菌的數量大量繁殖,使感染機會提高,導致念珠菌陰道炎。」此症常見於生育年齡婦女,部分女士更會不斷反覆感染念珠菌。患者會外陰痕癢、赤痛或紅腫,分泌物會呈乳酪狀或帶豆腐渣般,又或轉成黃綠色;病況嚴重時外陰部、會陰、腹股溝都會出現發炎及潰瘍。
應否進行沖洗?
當女性面對這些私密處的困擾,常常誤以為使用陰道清潔品便能改善症狀。黃醫生指,其實這樣不一定有幫助,過度清潔反而可能會令病況轉差。那到底陰道需要沖洗還是不用? 「首先,須先了解女性陰部的特性,陰道其實具有自我清潔功能,內部保持在偏酸性環境下,能自行抑制病菌滋生,例如念珠菌、滴蟲、鏈球菌等。因此在正常情況下,女士毋須頻繁沖洗,不然會引起陰道內酸鹼度產生變化,菌群失衡,反而有機會引發細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