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鼻喉專科
何的煒醫生
轉載自《星島日報》
最近,英國研究發現,喪失嗅覺或味覺可能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其中一個症狀。在中國、南韓和意大利等疫症爆發地區,也出現同樣情況。其實,即使沒有患上新型肺炎,某些上呼吸道感染,本身亦足以導致味覺或嗅覺發生問題。
耳鼻喉專科醫生何的煒(見圖)說:「嗅覺和味覺的關連性極大,嗅覺可影響人對食物味道的感覺,有研究指,達八成人自以為失去味覺,但背後的原因竟然是嗅覺出現了問題。」嗅覺的正常運作,關鍵在於三個部分:「感應器官」——在鼻孔頂部,有一小撮部位內蘊含一億個或以上嗅覺感官細胞。首先,香味(或臭味)的粒子必須懸浮在空氣內,當我們吸入這些空氣時,氣味粒子會經鼻孔並黏在鼻腔頂部的感官細胞。「神經線」——當嗅覺感應器官被啟動,會轉化為微量電子訊號,這些訊號會經由神經線被傳達到腦部。這些神經線由鼻孔,經過頭顱骨內的許多小孔,伸延至大腦,運作過程就像供應電力的電線一樣。「中央處理器」——大腦控制所有身體機能,包括嗅覺。當訊號傳到腦部時,它會被演繹成為嗅覺,成為大家感受到的氣味。
何醫生指,嗅覺失靈可以是失去一部分或全部嗅覺,最常見原因是病毒感染、頭部創傷和鼻炎/鼻竇炎。失去嗅覺可分為兩大類:傳導性和神經性,傳導性是指任何導致鼻塞的情況,例如鼻炎、傷風感冒、鼻敏感、鼻竇炎、鼻瘜肉、腫瘤癌症等原因,均可導致傳導性失去嗅覺,其病理是因為空氣不能有效地進入鼻孔頂部的感應地帶。有些曾進行咽喉切除或需要靠氣管造口呼吸的病人,因他們並不是用鼻來呼吸,故其嗅覺和味覺一定較差。神經性類別是指受病毒感染、長期吸煙、飲酒或吸入有毒物質如海洛英、含鋅的噴鼻劑等,嚴重影響了嗅覺。某些長期病患如糖尿病和甲狀腺素不足,也有機會令患者失去嗅覺。大腦是嗅覺的「終端機」,任何影響腦部運作的情況,皆可令人喪失嗅覺。退化是較為常見原因。頭部創傷亦可導致嗅覺障礙,影響大腦的疾病如柏金遜症及認知障礙症,還有睡眠窒息症等病人都會有不同程度嗅覺障礙。
失去嗅覺會引致很多生活不便,例如萬一煮食時出現燒焦情況,因聞不到而沒理會,有機會演變成火災。又或聞不到食物變壞了的氣味而誤食過期食品。對於鼻竇炎和鼻瘜肉患者,可通過藥物或手術來減輕病情,基本上,愈早醫治,嗅覺恢復的機會率愈高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