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幽門螺旋桿菌(二)

腸胃肝臟科專科

施蘊知醫生


徐先生今年50歲,10年前因胃痛不適求診,發現染上幽門螺旋桿菌。他服用處方藥物後情況好轉,沒讓醫生跟進。最近他又有胃痛,接受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竟然發現呈陽性結果,便再次求診。


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者,在感染前期通常幾乎沒病徵。不過隨時間推移,病情可能演變成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,甚至胃癌;這樣胃脹、胃痛、食慾不振、惡心等症狀便會出現。若潰瘍造成出血,更可能令患者「屙黑屎」、大便帶血。現時醫學有很多方法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;當中非侵入性測試包括呼氣檢查、糞便抗原檢查及血液檢查。


在呼氣檢查測試中,病人須吞下含有碳13分子的藥丸或藥水,讓其進入胃部分解;若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,碳13分子便會在病人呼氣時被釋出,醫生量度呼吸中的碳含量便可作診斷。該檢查敏感度及準繩度都超過95%。糞便抗原檢查,在大便中找幽門螺旋桿菌抗原,這項檢查的敏感度和準繩度大約80%至90%,不過病人會較感到不便。至於血液測試便是檢查血液內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,能間接診斷感染,但結果不能反映具體感染時間或現時帶菌情況,其敏感度約5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