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系統科專科
吳健聰醫生
近日見到單立文夫婦在傳媒鼓勵50至75歲市民做大腸癌篩檢,及早偵測早期大腸癌。而肺癌在香港作為第一號癌症殺手,也是本港每年新增癌症種類第一位,加上肺癌年輕化,女性和非吸煙患者人數也上升,有效的肺癌篩檢對及早找到早期肺癌非常重要。一期肺癌做手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,接近完全治癒;相反四期肺癌確診後,最壞的個案,可能只有6個月內壽命。不幸地,現在肺癌新症主要是肺腺癌,這類肺癌,大多生長在肺邊緣位置,不近氣管,所以沒有咳血咳嗽等病徵,直至去到氣促、肺積水或者體重下降才發現,往往已經是第三四期,再不能做手術。因此,趁早發現肺癌非常重要。
肺癌篩查方法,包括留痰驗癌細胞、肺部X光和低劑量胸肺電腦掃描。證據顯示,頭兩個方法偵測到肺癌的敏感度不足,原因可能因為肺腺癌主要生在肺邊旁位置,不近氣管,很難透過氣管分泌偵測到癌細胞。另外肺部X光只能夠偵測到約七成肺的範圍,例如在心後邊、肺下葉後方等位置可以是肺癌偵測盲位。美國一個大型肺癌篩查研究,將低劑量電腦掃描和肺X光作比較,發現電腦掃描敏感度為93.8%,高於X光的73.4%。電腦掃描能將肺癌死亡率降低兩成。所以低劑量電腦掃描證實是肺癌篩查最有效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