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科專科
鄧萬豪醫生
轉載自《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網頁 「萬事皆兒」》
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工作多年,常常遇到孩子在家中或學校出現「行為問題」的求助個案,當中有些孩子並不是單單在行為上「曳」、「壞」,而是在情緒上表現出無盡怒氣及憤恨。他們經常跟同學發生衝突、跟父母或老師爭吵,並作出種種與他人對立的言行,好像對甚麼事情都看不上眼,甚至連善意的勸戒也聽不入耳。
遇到這些情況,除了要考慮情緒問題或焦慮症外,亦要留意他們有沒有出現依附障礙症(Attachment Disorder)。依附障礙症源於心理治療大師若瀚‧布比(John Bowlby)提出的依附理論(Attachment Theory),即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極需要一份安全感,而這份安全感,大都可由父母給予。然而,基於不同的原因破壞了這種狀態,減少了孩子可獲得的安全感,他們或會變得焦躁不安,並要以千方百計去找回這份安全感。
回想我所處理過的個案中,有很多孩子都正在面對父母關係緊張或疏離、家庭暴力或父母離婚的情況,甚至要與父母分開,要在寄養家庭或寄宿學校裡生活。他們失去父母所給予的安穩,唯有與其他人如老師、寄養父母等建立讓他們較感安心的關係。可是,在以往與父母相處的失敗經驗中,他們開始質疑身邊的人是否值得相信?因此,他們一方面既要親近他人,另一方面又以「行為問題」來向對方進行各種測試,演變成只有「對立、爭吵、衝突」的相處模式,從而去確定別人會否就此離棄自己。對老師及寄養父母來說,面對這種情況時,多會出現一個很大的矛盾:就是不能放任孩子的行為,並且為解決上述問題而不斷懲罰孩子。然而,這種處理方式只會給予孩子錯誤的訊息,讓他們深信這些師長都是「不可靠」的。這種循環不息的矛盾,最終只會促使雙方關係走上困局,使每個人都舉步為艱。
作為醫生,此時將化身成一個讓孩子感到安慰的依附對象(Attachment figure),細心聆聽,並處理孩子的不安。從家庭治療的角度,醫生亦要處理他們和父母、家人及老師關係上的困局,從而增加大家的安全感。當中的過程雖然漫長,亦要所有身邊人一同參與,但往往會得到正面的效果。有關家庭治療的故事,有機會再與你們詳談。
Comments